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夏日金山-獨木舟一日遊

cover

2011年九月3號,在花花的任性 提議之下,咱們五個人,不多不少剛好塞滿一台車,前往金山玩獨木舟啦!

這天過的非常充實,獨木舟比想像中好玩的多,在飯店的套裝行程下,花費999元,就有「獨木舟+簡餐+露天泡湯」的行程,接著再到金山老街大吃大喝,最後…當然是以罵份家打牌當收尾啦!以下是行程資訊,提供給大家看:

 

舊金山總督溫泉

員潭溪獨木舟生態之旅

新北市金山區民生路196號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照片,是存在過的證據

 

才怪。

 

自從 Photoshop 問世以來,造服了無數男女老幼,女人靠液化塑身,黑肉底也能變的白拋拋,男人靠仿製印章製造不在場(或在場)證明,某些特殊族群更可以讓心目中的女神穿們上各種衣服(爆)。

從某種角度來說,數位攝影,已經不是「記錄」下眼前美好的事物這麼單純,而是想要如何「呈現」當時所見,所認為的事物了。(好吧,況且眼前中美好的事物並不是那麼容易記錄下來。可能要用D3s加+-8ev的HDR吧)

 

不再存在所謂的銀鹽味與菲林感,取而代之的是14或12位元深度的0與1。

DSC_1328

這篇mur mur 並不要是戰傳統vs數位,所以菲林感與位元深度的話題到此結束。

 

自從在全球性的軟體公司上班後,感受到數位世界變化的之快速,再也沒什「不變」或「永恆」的事,硬要說的話,唯一不變的,就是事情隨時會改變。

 

生活的步調很快,短短一個星期,可能發生很多事情,我無法預料明天(或是今晚)是否會有P0的case進來,或是該讀的東西會不會碰到瓶頸。

R0017074

 

白天,很快就過了。

到了晚上,回家吃個飯,打個電動,上個FB,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又是時候說掰掰。看著牆上的時鐘指在一點,就知道是該看洋基隊轉播上床睡覺的時候了。

 

日復一日。

 

while(活著){

time++;

if(上班時間(time)==true){ 做好分內的事(); }

else{ 在家東摸西摸過一晚(); }

}

 

這個 loop 有bug,看出來了嗎?

 

第一,這個loop是infinite loop,但這不是重點..至少現在不是。

第二,在家東摸西摸過一晚() 這個function使我覺得越來越沒有「存在感」。

終於進入正題了,存在感。

日子就好像一個迴圈一樣,除了 counter 每次被加1之外,其他的事都差不多。

所以,身為一個QA,我想敲一個P4 D的 tracker 給自己,建議把 「在家東摸西摸過一晚()」 改成「偶爾做用點腦的事()」

 

上班時,我的腦用在思考別人的事,專案的事,午餐的事。

下班後,我的腦在休息或是思考一些不重要的事(羞)。

DSC_1889

 

「什麼時候該思考我自己的事?」

「什麼時候該沉澱一下最近的生活?」

 

沒有,日子是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所以我想要改變,想要在每一天留下些什麼,使我覺得我今晚是存在過的跡象。

DSC_1754

 

自從社群網站熱絡起來後,在facebook或是plurk上寫的多半是些無腦的心情(我啦…),寫過些什麼,過幾天就忘的一乾二淨。

 

生活變得好像泡麵一樣,加個水,馬上就可以吃了,但是,沒什麼料,過些時候回頭看這碗麵,說不定跟本沒印象。

雖然我的生活如同白開水一樣的平淡,但希望生活能漸漸成為一碗細火慢熬的清燉牛肉麵。

 

慢慢來,但至少要留下些什麼。

 

想開始寫網誌,慢慢寫,把出去吃過、玩過、看過的景點,或是心情寫下來,而不是讓這些照片躺在冷冰冰的硬碟裡,然後遺忘。

DSC_1594

 

就算只有幾個字也好。

慢慢地、深刻地過日子,讓我的腦思考些屬於自己的事,讓自己過的踏實一點。

 

我想留下些東西,讓未來我看到以前的我,是真正存在過的。

DSC_7842-2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13. Nikon SB800 的 A與AA 模式

前言:無意間找到這個 blog--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發現裡面有很多實用的閃燈教學文章,但因為是英文,閱讀起來沒那麼直覺,稍微看了一下後發現並不難懂,因此有了把他翻譯成中文的想法,當作日後可以快速參考的筆記。 
該blog寫了19個關於NIkon 閃燈的主體,本篇是第十三個主題,以下皆為翻譯且經過原作者同意可將翻譯後的文章置於我的Blog上。若要轉載,請註保留原作者本blog的連結。並通知我一下。

標題:Nikon SB800 的 A與AA 模式
作者:Russ MacDonald
出處: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翻譯:Mong
目錄: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中譯


SB800上的A, AA模式,但底是做什麼的呢?
其實SB800共用三個非TTL的模式都有用到這樣的技術,
1) 閃燈A模式,接在熱靴上
2) 閃燈AA模式,接在熱靴上
3) 主控(Commander)AA模式,離閃狀態。

這三種都是不使用「TTL」的「自動閃燈」模式,相較於TTL是「透過鏡頭測光」,A/AA模式是用閃燈上的感應器,也就是電眼來偵測從主體反射回來的預閃光線,來決定最後的出力。

拿起你的SB800看一下,那個小小圓圓,位於左下方,朝著前面的小圓圈,就是電眼。

SB800sideview

1) 閃燈A模式,接在熱靴上
在還沒有TTL以前,這是最老但也最簡單自動閃燈的技術。早在1970年我的自動Vivitar閃燈就有這樣的功能,而且很好用,過了這麼多年,如今用在SB800上也是相當準確的一個模式。
SB800的閃燈預設是AA模式,待會會介紹,現在請先把你的SB800轉到A模式,直接進選單選A mode,然後再按ON/OFF返回待機畫面就行了。

閃燈A模式的概念非常簡單,快門按下的同時,主閃發射,接著從主體反射回來的光會經過電眼,送達閃燈內部用來測光的電子元件(thyrister circuit),閃燈此時會持續發光,直到該測光元件覺得反射回來的光累積到足夠的量後,就會將閃燈切掉。


當然要讓這個原理可以用作的話,閃燈會需要額外的資訊來輔助,例如相機上的參數設定,在早期的自動閃燈,你需要手動將當下的ISO值、光圈值輸入給閃燈。當使用閃燈A模式時,SB800可以自動拿到相機當前的ISO值,不過仍需手動將光圈值透過SB800背後的操作面板輸入進去。


一切都設定好後,你就可以開心的按下快門啦,閃燈出力的控制就交由閃燈自己決定了。
SB800的閃燈A模式下,閃燈擊發前並不會發出預閃,有時候是件好事,因為你的主體(人或小動物)就不會因此而眨眼了!

注意:在大多數的情形下,我們的肉眼很難去分辨預閃和主閃,因為太快了,這是一瞬間的事。如果你想要真正看到兩次的閃燈擊發(預閃和主閃),你可以這樣做:將閃燈設為後廉同步(Real Sync),然後快門放慢,例如設為1.6秒,接著按下快門,此時你會立刻看到閃燈被擊發了,這就是預閃,然後在快門關閉前,你又會看到閃燈被擊發,這就是主閃。因為平時不容易看見預閃和主閃,所以當我在解釋閃燈A模式沒有預閃這件事,可能會有點難懂…




2) 閃燈AA模式,接在熱靴上
對於非TTL的閃燈,AA模式多半為預設值,假設你把閃燈放在熱靴上,跑過所有的閃燈模式,就會看到有AA這個模式了。(除非你已經把AA設成A模式)
好,AA模式其實和A模式非常的像,只有兩點不同。1) ISO和光圈值這兩者的資訊,閃燈都可以自動拿到,是個真正的「自動」模式。2) 會有預閃。


AA模式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將閃燈設定好AA模式後,就直接point and shoot吧。閃燈的電眼會計算經由預閃所回傳的資訊來決定出力,在主閃擊發後,出力已經決定完成,不會再用主閃的光做任何的計算來決定出力。


另外,AA模式下的預閃,也會被用來當做白平衡計算的依據。

AA模式會發出預閃,在某方面來說是滿有用的,因為這就表示你的FV-Lock鍵可以用了,這有助於在拍射團體照時,可以減少拍出眨眼的人的機會。(因為先用FL-Lock發出閃光,讓被攝者先有心理準備,不會直接被突如其來的閃光干擾到)。

這邊再提供一個小技巧,可以讓你使用AA mode確又不發出預閃。將閃燈的控制模式設為SU-4(共有master/su4/remote/off),然後裝在熱靴上,再把閃燈設為AA模式,如此一來,一切的運作都會跟閃燈A模式相同了!包含用主閃決定出力,唯一不同的就是不用自己設定光圈值。(以SU-4 AA模式簡稱)


3) 主控(commander)AA模式,離閃(Remote)狀態
第三個自動閃燈模式是無線AA模式,閃燈控製設定為Remote(共有master/su4/remote/off),然後把閃燈從熱靴上拿開,放到主控端(commander)的可以控制的範圍內(p.s 主控端可能是另一隻SB800),(閃燈前方的紅外線接收器盡量對著主控端)。然後在相機這邊的主控端的選單裡,將閃燈設為AA模式。在該模式下,會由主控端發出預閃,去告訴離機閃燈說,待會我(主控端)發出主閃後,你(離機閃)記得要用AA模式喔。然後離機閃燈就會如同之前提到的,也會發出預閃,然後拿到相機設定後(ISO值,光圈值),透過電眼內部的計算,決定最終出力。


那,這些模式的使用時機呢?
閃燈A模式和SU-4的AA模式,對於拍攝寵物這種題材來說,是較為方便的,因為他解決了寵物可能會一碰到閃燈就閉眼的情況,可能預閃一發出來,狗狗就閉眼了,然後在主閃真正擊發後,你拍到的就是閉眼的照片。另一個解決方法就是用TTL配上FV-Lock。兩者我都會用。有些寵物對閃燈是特別的敏感,這時我就會改用閃燈A模式或SU-4 AA模式,盡量去減少它們爆走的機率。

你會發現,閃燈A模式和SU-4 AA模式對於整個畫面的測光是非常公平的,所以在拍攝團體照時非常好用。

在多數的情況下,使用閃燈A模式和SU-4 AA模式可以得到滿正確的出力,但是也會碰到一些TTL會遇到的問題,例如主體太黑(或深色)時,出力會過大,反之,當主體太白(或淺色)時,出力會不足,這就只能靠經驗和現場狀況去微調了。

最後有一件事一定要記得,由其是用反射傘的時候,就是,記得將閃燈的「電眼」對準主體,這樣測出力時才會準。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12. Nikon 閃燈小撇步

前言:無意間找到這個 blog--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發現裡面有很多實用的閃燈教學文章,但因為是英文,閱讀起來沒那麼直覺,稍微看了一下後發現並不難懂,因此有了把他翻譯成中文的想法,當作日後可以快速參考的筆記。  
該blog寫了19個關於NIkon 閃燈的主體,本篇是第十個主題,以下皆為翻譯且經過原作者同意可將翻譯後的文章置於我的Blog上。若要轉載,請註保留原作者本blog的連結。並通知我一下。  
標題:12. Nikon 閃燈小撇步
作者:Russ MacDonald
出處: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翻譯:Mong
目錄: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中譯

我常常碰到一種情況,就是主體離我很遠,而且處在一個很暗的位置,路上還有其他不重要的東西會影響我閃燈的測光,可能是一棵植物、一面牆、一個路人甲、一個結婚蛋糕或是任何會反身預閃光線的物體,都會讓我閃燈出力受到干擾。

舉例來說,你的主體如果在一個暗暗的房間裡,離你也有段距離,你想從門外透過口幫她拍一張照。假設你僅僅把閃燈設成TTL模式,然後把主體放到中央,按下快門…一切好像很合理。但其實門口外的那些東西所反射回來的光線,會讓你的閃燈測光系統誤以為你的目標是照亮「門口」,而你將會得到一張門口微微過曝一滴滴,主體滿暗的「正確曝光照片」。門口些微過曝的原因是因為他不在畫面的正中央,但他依然會影響閃燈的測光,讓閃燈大大減低出力而讓主體依然存在黑暗當中。


這個小技巧教你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首先,將燈頭朝前,對準主體,不要用任何的擴散片或反射片,也不要按燈頭上的小開關(按:不知道是啥),(如此一來,閃燈測光系統就可以拿到距離資訊了。),然後將閃燈模式切到TTL-BL,把主體放中間,最後按下FV-Lock鍵。

這樣一來,當閃燈在測量預閃光回傳的訊號時,主體的「距離資訊」就會被拿來當做額外的參考資訊。閃燈系統會發現到,距離資訊遠比門口(預閃回傳的訊號)來的遠,閃燈就會因此加強出力,雖然這樣還是無法讓主體完全被照亮,不過結果已經遠比用TTL的效果要好的多了。當然啦,如果你真的把主體的曝光照到剛剛好的話,那門口一定會爆掉的,這就是無法避免的事了。

這邊提供一個簡單又快速去實作這個技巧的方法,就是在拍攝前,將相機調成M mode,矩陣測光(matrix),閃燈調成TTL-BL。再來,將相機調成點測光。這樣會「強制」把閃燈轉成TTL模式,TTL模式最適合用在無光的室內了。點測光不會影響任何的相機設定,因為相機已經先設成M mode了,唯一影響的只有閃燈的測光模式。
(按:大家看到這裡一定會想說,那一開始就調成TTL不就好了…還那麼麻煩,別急,看下去)

好,然後你碰到了一開始說的那種狀況,你所要做的事就是把相機切回矩陣測光,閃燈就會「自動」變回TTL-BL,拍照時閃燈出力就盡可能的跟據現場光把主體曝到正確的亮度。不過再一次強調,如果你要讓主體曝光完全正確的話,記得要增加閃燈EV。

假如你不想把擴散片移掉的話,另一個方法就是,轉到較長的焦段,把主體填滿觀景窗,按下FV-Lock。閃燈測光系統就只會對觀景窗中央的物體做加權,也就是主體本身。FV-Lock後,在轉回你所想要的焦段(可能是構圖包含門口),然後再按下快門。當然,門口很有可能會因此爆掉,但如果你只想讓主體曝光正確的話,這樣是ok的。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GRD3再進化!韌體v2.20發佈

做為一台隨身機,GRD3已經非常稱職,在10/8發表的新韌體v2.20,更是看到理光對GR系列的用心和重視,新增的功能中,最明顯也最實用的大概就是三種負片正沖(cross process)風格,高對比黑白,和暈邊(暗角)這三種功能。

負片正沖會讓照片有明顯的色偏,有時候這種色偏會異常的「有fu」,加上一點暗角,整張照片不用進電腦處理就很有lomo風格的感覺。雖然進電腦後製可能無限大,但在機身直接內建這種風格,免去後製的負擔,加上噱頭十足,拿去騙騙人也非常實用,隨手拍的境界又更完美了!真的是非常浪漫啊!

GRD3可以說是目前最強的隨身機+lomo機了!

↓1. 坐公車也不忘拍照,這就是GRD浪漫之處

R0012341

 

↓2. 新增的lomo色調非常特別,很適合適拍。

R0012339

 

↓3.可以直接在機身設定lomo style,免進電腦後製,實用又好玩。

R0012334

另外就是高對比,高ISO黑白

其實我一直覺得GRD3預設的黑白,對比太弱了,每次會進電腦拉一下對比,這個更新的這個功能就讓我很滿意,而且配上GRD3的高ISO顆粒感,會讓照片變得很有質感,很有底片味。(目前無圖)

 

所以新韌體到底多了哪些功能?

1. 新增“高對比度黑白”模式

以高於正常對比度的模式拍攝黑白圖像。 這可使得拍攝的圖像具有一種顆粒感,其效果類似使用膠片相機和超高感光度膠片進行拍攝,或者在膠片沖印階段進行強化顯影等手法。

2. 新增“負片正沖”模式

用與普通圖像有顯著差異的色彩拍攝圖像,其效果類似於膠片拍照技術中的“正片負衝”效果。 您可以選擇色彩方案(基本、洋紅色或黃色),還可調整漸暈效果和對比度。

3. 新增“螢幕放大比率(MF)”功能

您可以在使用手動對焦(MF)時將屏幕顯示改為4:1(當前為2:1)放大比率。

4. 新增“我的設置刪除”功能

  您可以刪除模式撥盤和“我的設置框”登記的“我的設置”。

5. 新增“按鍵自定義設置初始化”功能

    可以初始化(設回其初始值)為Fn鍵、調節桿和按鍵自定義設置選項卡上包含的其他功能所設的自定義設置。

注:“我的設置登記”中定義的設置不會被初始化。

 

該如何更新韌體?

1. 先去http://www.ricoh.co.jp/dc/download/grd3.html 的下方下載最新的韌體v2.20。
2. 將擋案解壓縮後得到glaunch3與glaunch8。
3.把檔案存到記憶卡的根目錢中
4. 關機狀態下,同時按下「上」+ 照片播放鍵(綠色箭頭),就會開始更新了

將相機轉盤轉至"SCENE",再按下"MENU"就可看到新增的功能了!

 

參考資料

GRD3新韌體下載處:http://www.ricoh.com/r_dc/download/firmware/grd3/  (最下方)

                     日文:http://www.ricoh.co.jp/dc/download/grd3.html

中文PDF說明:http://www.ricoh.com/r_dc/download/firmware/docs/GRD3_vup_CT.pdf

Facebook GR Digital 浪漫隨手拍 群組:http://www.facebook.com/moGRD

GRD3 兩星期心得
新朋友-Ricoh GR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