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linux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inux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Ubuntu] 編輯fstab,讓開機自動mount NAS

# vi /etc/fstab

加上這一行
//[server_ip]/[folder] /mnt/nfs cifs credentials=/etc/samba/credentials 0 0

#vi /etc/samba/credentials
username=nfs_username
password=nfs_password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Ubuntu] 如何讓不同虛擬桌面,有不同的桌布

http://askubuntu.com/questions/75998/is-it-possible-to-have-a-different-background-for-each-workspace

1. 在 Advanced setting中,disable "Have  File Mnager handle the desktop"
2. 裝 compizconfig-settings-manager and compiz-plugins-extra
3. 在gconf-editor中,取消勾選“apps/nautilus/appearances/"  "show_dekstop” 
4. 在CCSM中,enable "Wallpaper",並在裡面設置不同的桌布

ubuntu 預設桌布路徑 /usr/share/backgrounds/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Ubuntu] 如何改iBus下,無蝦米的預設選字結果

參考資料
http://sreal.pixnet.net/blog/post/31827824-%5Bubuntu%5D-%E5%AE%89%E8%A3%9D%E5%98%B8%E8%9D%A6%E7%B1%B3(ibus)

1. 先到這下載包好的輸入法
https://github.com/vicamo/ibus-table-boshiamy/downloads

2. 把語言面版叫出來
(參考上述網址)

3. 發現預設是用簡體結果,在語言面版上點選成繁體為優先

4. 發現繁簡併存,且還是以簡體為優先

5. 砍掉 ~/.ibus

6. 更改預設選字
例如,本來預設 iwn 是'汞',而不是'這',和windows版不同,這時可下載raw table,改好後重新打包成 ibus 的 db 檔。
(可在https://github.com/vicamo/ibus-table-boshiamy/ 下載,或是 wget https://raw.github.com/vicamo/ibus-table-boshiamy/master/tables/boshiamy.txt )

#ibus-table-createdb -s boshiamy.txt -n boshiamy.db
#sudo cp boshiamy.db /usr/share/ibus-table/tables/

7. restart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Ubuntu 10.04

已經有一段時間沒玩Ubuntu了,還記得以前剛以”Firendly”為主Ubuntu 5.xx,其實並沒有那麼好用,還需要很多的調校才可以用的比較順手,這些調校的過程還滿累人的。
註:之前使用的文章
這次的10.04就不一樣了,剛安裝好就很漂亮,有別於以往的橘色主題,這次是有點紫色,GUI也做了一些調整,預設中文字型也很美觀。再灌個Mac4Lin和CairoDock(用apt-get)就更好看啦。
Screenshot
有一些個人化的設定還是必需的,筆記一下
1. Mac4Lin  (後改成Macbuntu)
2. CairoDock
3. 增加Nautilus的功能(以root開啟,在目前位置打開terminal)
4. 讓Nautilus預設顯示位置列而不是位置按扭
gconf-editor
/apps/nautilus/preferences/always_use_location_entry
改為不勾選。

要輸入時改 Ctrl+L 或由選單 [前往]--[位置]
5. 當然gcin和嘸蝦米也是必需的
#安裝gcin
  • sudo apt-get install gcin
  • im-switch -s gcin
#安裝嘸蝦米輸入法
  • wget http://edt1023.sayya.org/misc/noseeing-6.tar.gz #下載 無蝦米的 table
  • mkdir tmp; cd tmp
  • tar zxvf noseeing-6.tar.gz
  • mv noseeing.gtab ~/.gcin
  • or
  • sudo cp noseeing.gtab /usr/share/gcin/table/

-查看disk的uuid:
blkid /dev/sda1

-開機自動mount ntfs disk
vim /etc/fstab

UUID="DEA838FBA838D3AD" /media/data ntfs-3g defaults 0 0
/// /media/File_Server smbfs username=,password=,iocharset=utf8 0 0


-mount smb
smbmount //ip/share_folder /mnt/nfs/ -o username=,password=,iocharset=utf8


-解決Smplayer透明的問題:
sudo bash -c "cat > /usr/bin/smplayer.helper" <
export XLIB_SKIP_ARGB_VISUALS=1
exec smplayer.real "\$@"
EOF

sudo chmod 755 /usr/bin/smplayer.helper
sudo mv /usr/bin/smplayer{,.real}
sudo ln -sf smplayer.helper /usr/bin/smplayer



-安裝songbird
http://www.ubuntugeek.com/how-to-install-songbird-1-4-1-in-ubuntu.html
http://skyzim.com/wp-content/plugins/download-monitor/download.php?id=8

-找回compiz中的grid特效(視窗排列)
compiz-fusion-plugins-extra
在compiz manager的窗口管理中啟動 grid特效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compact&topic_id=26416&forum=3

-桌面錄影並傳到youtube
recordMyDesktip
錄好後是ogv檔,必需轉檔才能上傳到youtube
sudo apt-get install --yes mencoder

轉檔指令
mencoder 錄好的.ogv -o 輸出的.flv -of lavf -oac pcm -ovc lavc -lavcopts vcodec=flv -vf scale=800:600
or 
mencoder out.ogv -nosound -ovc lavc -o out.avi



參考:
在Ubuntu上安裝Gcin及嘸蝦米輸入法
Install Mac OS X theme Mac4Lin in Ubuntu 9.10(Karmic)
compiz的一些設定

想到再補充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Ubuntu 7.04


已經有好久的時間沒去玩Ubuntu了,當初第一次玩的時候是 6.o6版,但那時已經接近新版release的日期了,大概過沒幾個星期,就換成6.10版!那可是當時最新版的 linux 呢!

沒想到時間過的這麼快,一下就過了半年了(ubuntu好像每半年release一次新版),無意間看到新版的 ubuntu 釋出了!當然啦,我架的這台 linux 只是給我架好玩的,反正實驗室的電腦閒著也是閒著,只用來當沒什麼人用的 FTP 和放一些我自己的東西而已,當然也不用管什麼穩定性,只要嘗鮮就好啦!

二話不說馬上更新成 7.O4 版的 ubuntu,在更新的同時,也看看到底多了什麼東西出來

更新好後,雖然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好吧,也許是我用到的東西真的太皮毛了吧@@~只有發現在網路設定的圖形介面有點不太一樣,其他的地方…就等我有機會再去發掘囉!

ubuntu的好處真的很多!其中一項我很喜歡的就是他可免費要求 cd,然後也免費幫你寄過來!我之前就有要過了,手上大概有 20 片 ubuntu 寄來的cd吧,有32bits、64bits、還有mac用的cd,包裝的感覺還不錯喔!印象分數大大加分!

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安裝 Mac 儷黑體 on Ubuntu


這兩天看到了在 Ubuntu 上安裝儷黑體的效果實在滿好看的,於是就去下載了Mac的儷黑體來用,裝完後真不錯!越來越想把家裡的 windows xp 換成 ubuntu 了呢!以下是執行步驟:

1. 到 這邊 下載 LiHei pro

2. 將 LiHei Pro.ttf 複製到 /usr/share/fonts/truetype/ 下面。

3. 執行 # sudo fc-cache -f -v

p.s 之前裝的時後,好像失敗過一次,變成亂碼,解決方式是先把字型移掉,然後再裝一次,有個地方的權限要調一下,讓他變大一點,但…有點忘了是哪,總之,和權限有關就對了。


參考資料:
http://my-net.tw/weblog/read.php?144
http://twntwn.info/blog/ajer001/archives/1453

Ubuntu 安裝新版的kernel

因為 ubuntu 安裝完後是 for i386 的,為了讓系統發揮較好的效用,要安裝屬於自己 cpu 的kernel
以p4為例,可安裝 linux-686-smp,若沒有 hyper thread,則安裝 linux-686 即可

安裝完Ubuntu後,沒有 make 指令怎麼辨?

easy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2006年10月15日 星期日

Ubuntu 官方光碟片


大約一個月前開始玩當時很熱門的 ubuntu 6.06,以 human beings 為理念的 linux 版本,雖然後來沒有玩的很透撤,只有皮毛而已…但是他的社群力量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之前玩過一點點的 Mandriva 和 Fedora core5,Ubuntu 是讓我感覺最不冷冰冰的又難以瞭解它的 linux distribution 了。

總而言之,真的有讓我感覺到他的「human beings」和社群的支援。當時雖然以經從 這裡 下載了ubuntu 了,但是看到官方有提供免費索取光碟片的服務......當然啦,地址只能用英文的,但是在 中華郵政 有提供 地址翻譯 的服務,
於是乎,我就無聊的跑去 申請 了5張光碟片,過了一個月左右,我都快忘了這件事了,聽到我媽打來說有荷蘭寄來一小包的東西,我才想起來,雖然有點久,但畢境不用花一毛錢嘛!打開來一看,不知道的人可能怎麼也想不到這是一個作業系統吧!可能是宣傳廣告之類的,不過他可是貨真價實的 Linux 喔。以下節錄出他光碟內頁的一段話:

Ubuntu CDs contain only free software applications; we encourage you to use free and opensoures software, improve it and pass it on.

The Ubuntu community is what makes Ubuntu special, and we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in it too!

看完後真的覺得…恩…希望有這樣的理念的組織,都能長久生存下去,不要讓邪惡帝國勝利。

最後,宣傳一下 ubuntu!

Ubuntu正體中文站

Ubuntu 非官方安裝手冊

2006年9月14日 星期四

Ubuntu


知道為什麼,雖然 linux 不好上手,也沒有什麼讓我非學 linux 的理由,但…就是想要去玩它,這次終於比較會玩、比較有感覺了,也慢慢瞭解到 linux 的好玩,但還算是個新手…總之…慢慢來

這次在 lab 找了一台舊電腦,灌了時下正紅的 ubuntu,左邊就是 ubuntu 的介面,還不錯吧!


順便筆記一下我灌好 ubuntu 後的個人化設定:
抓新的 source.list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灌 gcin
sudo apt-get gcin

灌無蝦米 http://cle.linux.org.tw/gcin/
tar xvfz noseeing-6.tar.gz
cp noseeing.gtab ~/.gcin

灌 pcman
sudo apt-get install pcmanx-gtk2

抓官方版的 firefox,並將 link 換成官方版的

裝字型
sudo apt-get install ttf-arphic-newsung
sudo fc-cache -v


裝 sun 版的 JDK,並設 %home/.bashrc 中的 PATH
(若 /etc/bin 中和PATH中都有 java 的話,系統會先用哪一個?)

裝 ecplice 並設成 java5.0

裝ssh
sudo apt-get ssh

把 LAMP 設好
apache2、libapache2-mod-php5、php5-mysql、mysql-server、mysql-client

[client]...default-character-set=utf8......
[mysqld]...default-character-set=utf8


裝 phpmyadmin
sudo apt-get phpmyadmin

開 root 帳號
sudo passwd root

<有缺再補>

啟動Apache server
sudo /etc/init.d/apache2 start

停止Apache server
sudo /etc/init.d/apache2 stop

重啟動Apache server
sudo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使系統上所有使用者都擁有自己的個人網頁
cd /etc/apache2/mod-enabled/
ln -s ../mods-available/userdir.conf userdir.conf
ln-s ../mods-available/userdir.load userdir.load


當使用者瀏覽頁面失敗時,不顯示檔案結構的設定,而出現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 on this server.



ref:
http://wiki.ubuntu.org.tw/index.php/Ubuntu6.06Guidetw
http://www.wretch.cc/blog/Nelson&article_id=3171896
http://blog.xuite.net/ericsk0313/ubuntu/8022230

2006年9月5日 星期二

關於 gcin 在 Fedora/RedHat 上的一些改變及注意事項

關於 gcin 在 Fedora/RedHat 上的一些改變及注意事項:

gcin 為了要進 Fedora Extras,因此必須做一些調整以配合 Fedora Extras 的一些政策
scim 的 priority 是 81,之前我把 gcin 的 priority 設成 90
所以,一裝好 gcin 後,由於 gcin 的 priority 比較高,所以預預就會執行 gcin
但在進 Fedora Extras 後,priority 會改成 40
所以裝完後並不是預設的,想要把 gcin 當成是預設的輸入法,還必須下 im-switch 指令來指定
$ rm -rf ~/.xinput.d
$ im-switch -z zh_TW -s gcin
若之前有執行過 im-switch 指令,就得先把 ~/.xinput.d 目錄砍掉,不然 im-switch 在做 link 時會出錯
執行完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註1: 因此,你必須還要裝 system-switch-im 這個套件,才能執行 im-switch 指令
註2: 原本的輸入法名稱是用 gcin,在 FC5 之前,我還是維持 gcin 的名稱,但在 FC6 以後,將配合 Fedora Extras 改成 gcin.conf

2006年9月4日 星期一

第三次嘗試用 linux

在高中就聽過 linux 了,但一直到了大三才開始想學它,之前就只會一些 ls, cd, who 這類基本的指令,還記得大三時很想把他
學好,感覺會用 linux 的人很厲害,當時灌的是 madarake 2005,花了幾天之後覺得真的有點難下手,相對於 windows,很不直
覺,但跟熟悉度應該也有很大的關係,主要是很不熟,後來裝好後也不知道要幹麻,一陣子就把他移除了。

後來過了一陣子,發現出了 midriva 2006,好像很漂亮,又把他裝了起來,用一用之後還是把他移除了…

最近在 kmall 樓上的書展買了一本 fedora core 4 的書,又把家裡的電腦灌了 fedora 5,目前正是用 fc5 上網的,比起
mandriva,fc5 沒那麼好上手,但圖型介面真是越做越好了!希望這次能再進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