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無意間找到這個 blog--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發現裡面有很多實用的閃燈教學文章,但因為是英文,閱讀起來沒那麼直覺,稍微看了一下後發現並不難懂,因此有了把他翻譯成中文的想法,當作日後可以快速參考的筆記。
該blog寫了19個關於NIkon 閃燈的主體,本篇是第十個主題,以下皆為翻譯,且經過原作者同意可將翻譯後的文章置於我的Blog上。若要轉載,請註保留原作者和本blog的連結。並通知我一下。
標題:Nikon 自動FP高速同步模式
作者:Russ MacDonald
出處: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翻譯:Mong
目錄: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中譯
在Nikon閃燈系統中,最容易讓人搞不清楚的就是「自動FP高速同步(Auto FP High Speed Sync)」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幫讀者解開一些自動FP的迷思。
在你瞭解自動FP高速同步之前,你先要知道什麼是FP以及正常的閃燈同步是怎麼運作的。
FP(Focal Plane)代表焦平面,也是就數位相機中的CCD/CMOS,焦平面快門(Focal Plane Shutter)是由兩個時間差相當精確的廉幕組成,這個快門廉就在感光元件的前面,感光元件要不要被「曝光」就是靠這個廉幕決定的。而要有兩片快門廉(前廉和後廉)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獲得更高效率的快門速度。
瞭解快門廉會在固定的時間內開啟和關閉是件很重要的事,所以快門速度指的就是前廉開啟至後廉關閉之間所花費的時間。
注意到感光元件要「整片」同時感光的話,會受到快門廉本身運作速度的上限的影響,這個上限值就是閃燈同步速度(Flash Sync Speed),又叫閃燈快門同步。一般就是1/250秒或是1/200秒。換個簡單的說法,在快門1/250秒或是1/200秒下,是整片感光元件可以同時感光的速度上限,(可以讓第一片快門廉完全開啟,而第二片快門廉尚未開始關閉)。(見圖一)。
如果超過這個速度的話,快門廉的運作方式會變成:第一片快門廉尚未完全開始,第二片快門廉就開始降下了,因此,感光元件並不是「整片」「同時」感光的,而是「整片」「分別」感光。也就是當快門速度高於1/250(200)秒時,前廉一降下(開始曝光),後廉就算準時差,在前廉尚未完全降下時就開始降下(關閉),兩片快門廉以同樣的速度運作,而兩片快門廉中間的「間距」就是感光元件可以感光的空間,這個空間會很快的掃過整個感光元件,完成感光,因此快門速度如果非常非常快的話(1/4000秒),這個「間距」就會非常的細。(見圖二)
圖一:正常快門之運作方式
圖二:快門快於閃燈同步速度時之快門運作方式
這兩片快門廉是用相同的速度由上往下掃過感光元件的,這樣會造成一種很討厭的問題,就是當你用高速快門拍攝高速橫向移動的物體時,例如賽車,你可能會發現賽車的輪子有點向前傾斜,這是因為當兩個快門廉中間的「間距」開始讓感光元件感光的同時,賽車也以極高的速度往前前進了一點點,因此當這個間距「掃到」輪子時,車體已經先完成曝光了,所以此時的輪子,已經比剛剛的車體前進了一點點,所以會有傾斜的感覺,當然,這都是在幾千分之一秒內發生的事情。但如果使用「擺鏡」這個技巧的話,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了。
如同我上述所提到,廉幕式快門是用兩片計算相當精確的快門廉來控制曝光,而這個快門同步的速度是由製造商或是物理限制決定的。在傳統35mm的相機,閃燈快門同步是1/60秒,但現在的快門可以越做越快,以D300來說,閃燈快門同步的速度已經到了1/320秒了,像上述的賽車車輪傾斜現象,用D300來拍攝會減少很多。
在你知道快門是怎麼運作之後,就可以開始瞭解閃燈要和快門同步需要怎麼做了。依照閃燈的設計,閃燈是一個「瞬間」的光源,也就是發光時間非常非常短,以SB-800為例,全出力大約只在1/1050秒內就完成了。
關鍵在於閃燈持續的時間太短了,短到比快門同步的時間還要短(D200的1/250秒或D300的1/320秒),所以要讓閃燈和快門同步的話,如果不同本篇介紹的方法時,必需在第一快門廉完全開啟,但是第二快門廉尚未降下(關閉)時,也就是CCD/CMOS完整露出的同時完成閃燈照射,換個說法也就是用閃燈時,一般來說快門最快不能超過快門同步的上限。
另外,你還可以選擇何時要擊發閃燈,是前廉開啟後或是後廉關閉前完成一瞬間的閃燈照射,這就是前廉同步和後廉同步。這會有不同的影響,假設主體是會移動的配上慢速快門時,就會分為先被定住,然後吃背景光(前廉同步),或是吃完背景光,再被定住(後廉同步)。
ok, 目前為止提到的都是正常的閃燈同步,然而,Nikon加入了一個新的閃燈模式,叫「自動FP高速同步」(Auto FP High Speed Sync),你可以從相機中的選單找到。在這個模式下,閃燈的持續時間會被「拉長」,一直持續到兩個快門廉間的「空隙」掃完整個感光元件為止。但並不是真的「拉長」閃燈持續時間,而是以「連閃」的方式達成。
舉例來說,假設快門設成1/500秒,因為超過了閃燈同步的上限,因此由之前的說明可知,前廉開始降下->前廉尚未完全降下->後廉開始關閉->兩者以同樣的速度掃過感光元件,由這樣的方法完成1/500秒的快門。換句話說,由於感光元件並沒有「整個」「同時」完全曝露出來,若是閃燈只擊發「一次」的話,是不是只有露出來的部份有吃到閃光呢?(因為閃燈的持續時間只有1/1050秒)。所以自動FP高速同步就是讓閃燈以「連閃」的方式,讓整面感光元件「分別」受光。
自動FP高速同步之所以叫「自動」的原因就是因為閃燈會自行判斷現在的快門是否超過閃燈同步的上限,若沒有超過的話,就用原本的方式出力,反之若超過的話,就會像剛剛說的那樣,以連閃的方式完成和快門的同步了。
既然閃燈可以和所有的快門速度同步,這樣不是超棒嗎!但事實上,用這種「連閃」的方式來達成同步,卻會讓閃燈的出力遠「低」於一般正常的模式,如果你想在大太陽下以高速快門補捉運動員的動作瞬間,又想替他補光的話,其實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經過高速同步後,閃燈的出力基本上是不夠的。
事實上,快門越快(超過閃燈同步後),閃燈的出力越低,因為快門越快=>前廉和後廉離的越近=>中間空隙越小=>閃燈一次只能打亮這麼小的空隙=>要連閃更多次才能照滿整個感光元件=>連閃會降低出力。
所以呢,在這個模式下,閃燈出力是會受到光圈和「快門」影響的(正常模式下完全不會受到快門影響),假設把快門提升到1/8000秒,閃燈的出力會變的很小很小,大概只能打到四英呎內的主體了。
然而,如果你的目的並不是要凝結高速物體並補光,或是並不需要用到非常高速的快門時,自動FP高速同步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想在大白天的人像攝影時,這樣你就可以使用大光圈(快門速度快於1/250),將主體獨立出來,並且補光。基本上,我在白天拍攝戶外人像時,經常將光圈開到f/2.8,ISO100,快門1/1000秒,然後用自動FP高速同步模式,這樣我的閃燈大概還可以打到10-15英呎遠。如果我真的在一個非常非常亮的地方,如海灘,快門可能會快到1/1600秒,而距離可能會縮短到8-10英呎而已,不過就人像拍攝來說,依然非常足夠。
如果真的要在大白天補光,然後距離又超過10英呎的話,自動FP高速同步可能就不適用了,反而我會建議切回正常的閃燈模式,然後把視情況縮光圈(自動FP所減少的閃燈出力遠多於縮光圈)。這種狀況多半發生在大白天的室外活動,我常常會切到S模式,關閉自動FP,快門設成1/250,ISO100,光圈如果縮到f/7的話,閃燈還能打到20至30英呎遠。
我是正在學攝影的新手,您的文章對我很受用,
回覆刪除我想張貼你的文章到我的網誌,請求同意否?
ok~請保留完整文章內容和連結就ok囉!
回覆刪除好有用的文章!
回覆刪除這一系列Nikon閃燈技巧文章真的太棒了,頓時解開我對閃燈使用上的許多疑惑。....請問可以轉貼至小弟部落格讓更多人受惠?小弟會保留完整文章內容和連結。
回覆刪除小弟部落格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sam189-2009
可以~沒有問題,謝謝您的支持
回覆刪除非常謝謝。^^
回覆刪除辛苦大大的翻譯 小的我也想將此文PO在我的部落格 小弟會保留完整文章內容和連結
回覆刪除抱歉這麼晚才回,沒有問題^^
回覆刪除這文章我真的受益良多 謝謝你的翻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