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

9. Nikon TTL和TTL-BL和主體的位置,距離有什麼關聯?

前言:無意間找到這個 blog--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發現裡面有很多實用的閃燈教學文章,但因為是英文,閱讀起來沒那麼直覺,稍微看了一下後發現並不難懂,因此有了把他翻譯成中文的想法,當作日後可以快速參考的筆記。  
該blog寫了19個關於NIkon 閃燈的主體,本篇是第九個主題,以下皆為翻譯且經過原作者同意可將翻譯後的文章置於我的Blog上。若要轉載,請註保留原作者本blog的連結。並通知我一下。  
標題:Nikon TTL和TTL-BL和主體的位置,距離有什麼關聯? 
作者:Russ MacDonald  
出處: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翻譯:Mong 
目錄: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中譯


(按:我個人覺得這篇-TTL與TTL-BL閃燈有何不同?也很有參考價值,兩者看法有些不同) 

Nikonians Forums這裡有一連串關於TTL和TTL-BL如何和畫面邊緣中主體與其距離互動的討論,我覺得我應該要做個研究來統整出一個確定的結論,我對這個主題的看法都是基於我在婚攝上的經驗而來,直到做完這個實驗後,我更加確定了我的看法。 

這和一些科學實驗有些不同,我不會很專注在一些設定上,而是想看這樣的設定會有怎樣的結果,因為我有興趣的是如何運用這樣的知識去拍出更好的照片,而不是幫這個系統的規格做審查。 

我一個想做的實驗是是在「主體亮,背景暗」且主體和背景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場景時,分別用TTL和TTL-BL拍攝會有什麼差別。 

本篇所有的照片都是在以下設定下拍攝的: 
- D200 (上腳架) 
- SB-800架在熱靴上,直打 
- Nikkor 17-55mm f/2.8 AF-S DX 
- 矩陣測光 
- 自動白平衡 
- 光圈值=f/2.8 ,快門1/60秒 (除非有特別標明其他數據) 
- 室內白熾燈 
- AF-S自動對焦(除非有另外說明) 

主體位置會影響閃燈出力嗎? 

在這組的實驗中我用一條深色的浴巾當背景,然用剪了一個圓型的白紙當主體,將他放在各個位置來看看閃燈的出力會不會不同。我用浴巾當背景的原因只是因為這種材質方便我自動對焦而已。 

圖一:對照組,無閃燈,f/2.8, 1/1.6 sec 
 
在圖一,我沒開閃燈,只用環境光而已,因為這是對照組。 
可以看到這條藍毛巾變成灰毛巾了,這是因為自動白平衡的關係,讓他變成18%灰。這張色階圖中只有一小段的高峰,表示了這張照片的亮度範圍是很窄的(低對比) 

圖2:Flash TTL, f/2.8, 1/60th sec. 
 
 

圖二也是拿來當對焦組用的,可以看到開了閃燈後,自動白平衡把顏色還原回來了,色階圖和圖一的非常像。 

圖三:Flash Off, f/2.8, 1/60th second 
  

圖三也是用來參考用的,在用和圖二同樣的光圈快門下拍的,用來說明在這樣的設定(f/2.8, 1/60秒)下,環境光是不會造成影響的。 

圖四:白紙放於右上方,TTL 
 

從 圖四可以看到加入了白色紙片後色階圖的變化,如果你和圖二比較的話,你可以發現背景(這條毛巾)變的比較暗,因為閃燈測光系統「看到」了這個白色的紙片。 仔細看色階圖,你會發現代表背景的暗部色階往「左」位移了一點,然後最右邊一點點的亮部色階,這個色階就是那個白紙片造成的。這張圖代表的意思就是讓白紙 假裝是一個高度反光的物體,然後讓閃燈誤判而減少出力,這就是背景(這條浴巾)變暗的原因。事實上由色階圖也看得出來右上方的白色紙片已經過曝了,如果這 張白紙有任何的細節的話,應該是救不回來。 

圖五:白紙放於右上方,TTL-BL 
 
 


由圖五可以看出用TTL-BL模式的影響,和用TTL模式的圖四比比看,TTL-BL模式也看到了白色紙片,並且盡量讓它和背景亮度一致。 

結果看起來相當好,因為TTL-BL加入了「距離」資訊當做出力參考,這些動作讓整張照片變得比較暗,且背景接近全黑,由色階圖可以看到代表暗部的像素往左移了一些,而代表主體的亮部像素也往左移了,不再過曝,對於往後的後製是比較適合的。 

我跳過圖六和圖七,因為這只是把白紙片從右上移到左下,然而結果和圖三圖四是一樣的。 

圖八:白紙片放中間,TTL 
 
 

在 圖八中,我將白紙移到中間,然後用TTL模式。你可以看到,相較於圖四,圖八中閃燈測光系統受到中間白紙很大的影響,因此減低了閃燈出力,由色階圖中,暗 部像素左移可以發現。如果你看得更仔細,會發現右方有一條高光的像素,這代表中央的白紙依然完全過曝了。所以,基本上就算把白紙放在正中央,減少了閃燈出 力,還是不能避免白紙過曝,這是因為白紙比中央重點測光的區域還要小,讓深色的背景(浴巾)也成為測光系的參考,基本上,中央重點大概含蓋了畫面的中央 18%,然而在這個例子中,白紙大約只有7%,所以很多深色的背景也影響了閃燈測光的結果(加強出力)。 

圖九:白紙放中間,TTL-BL 
 
 

在圖九中,我將閃燈模式切換成TTL-BL,你可以再一次發現閃燈測光系統減少閃燈的出力以符合背景,很明顯的可以從色階圖上看到暗部像素左移,和圖五相同,因為兩者都因為背景的關係被平衡了,也就是說將白紙放在中間或右上方是沒什麼不同的。 
換另一種說法去解釋這種狀況(背景暗,主體亮)時,TTL-BL的運作方式和以前不太一樣 
(按:這邊有另一種解釋,可說明這種背景暗,主體亮時TTL-BL的運作原理,簡單來說,如果背景暗的話,TTL-BL會忽略矩陣測光測得的環境光資料,而閃燈出力只預閃和距離資訊) 
這是一個很多人在研究的主體,比D200新的相機應該會處理的更好。就我的理解,Nikon正在嘗試自動偵測背景暗,主體亮的場景,並將閃燈自動切換成TTL來運作,如果可行的話,TTL應該被廢除。(按:這邊參考一下就好,爭議滿多的) 

對焦距離(Nikon G鏡)會影響閃燈出力嗎? 
 
圖十:白紙在中間,TTL-BL模式,手動對焦至無限遠 
 
 

在圖十中,我試著去研究對焦距離對閃燈出力的影響。 

我用TTL-BL模式並手動對焦至無限遠,你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影響,首先,白紙不再清晰了(按:廢話…),因為他掉出景深範圍。這個鏡頭是G鏡,會回報對焦距離參數給機身,機身再跟閃燈說(TTL-BL才會),閃燈就知道主體是無限遠,因此閃燈就會去用較大的出力償試去打到這個「無限遠」的主體。我沒辨法清楚的說出增加距離會增加多少出力,但從色階圖可以很明確的看到代表背景的暗部像素往右移,而代表主體的亮部像素已經整個爆掉了。 

圖十一:白紙在中間,TTL模式,對焦距離無限遠 
 
 

最後這個實驗我將閃燈切回TTL模式,然後對焦距離依然是無限遠,如果你將圖十一和圖八比較,你會發現他們的「亮度」是相同的,這就表示了,TTL不會受到對焦距離的影響,換言之,距離資訊是影響TTL-BL的一個因素,但不會影響TTL。 

結論 
1. 當用TTL模式時,閃燈測光系統會很重視中央的反射光線,這和我之前一再強調的要把主體放中間是一樣的事,因為閃燈測光是「中央重點」式的測光系統,沒得選。雖然說把主體放中間會對閃燈出力有很大的響影,但不代表放邊邊就沒有影響,也是會有,但很小。 

2. 毫無疑問,如果用TTL模式時,如果不減閃燈ev的話,主體非常容易過曝,我個人的經驗發現在室內的婚禮或活動攝影時,閃燈減少1.0 ev會是最適合的(背景暗,TTL會被騙)。 

3. TTL模式下,距離資訊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4. TTL-BL模式下,會深受距離資訊的影響,我還沒有做一個很完整的研究,所以沒辨法說出一個正確的數據。這就表示說,不管任時候用TTL-BL模式時,請先確定相機到主體的距離,和閃燈到主體的距離是相等的。換句話說,如果閃燈是接在離機線上的話,請不要用TTL-BL,不然就先確定兩者至主體的距離相同。 

5. 當背景暗,主體亮時,TTL-BL減少出力讓主體不要那麼亮,多數情況下這是沒問題的,但在這種主體比背景亮的狀況下,我還是比較建議用TTL就好,然而這點仍然有些爭議,我希望在新的相機或是新版的TTL-BL上能改善這個問題。

3 則留言:

  1. 想請問大大,我也在測試這個,不過我發現TTL(無BL)下,相機M模式點測光,此時會容易過曝
    但是如果用FV-Lock則不會
    是否FV-Lock的測光權重跟直接用i-TTL預閃會不同?

    此外如果主體不在中央,是否只能選iTTL BL(拉大前後警距離,靠距離來幫忙測主體)或者用FV Lock+ iTTL以後構圖

    回覆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